基层传真

来源:中国文物报
作者:中国文物报

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——桂林抗战文化城文学艺术展

抗战时期,桂林作为中国西南抗战大后方的重地,云集众多文学艺术工作者及团体。他们以戏剧、音乐、美术、文学、电影等形式发动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。这一时期,桂林成为中国抗战大后方的文化中心,被誉为“抗战文化城”。

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——桂林抗战文化城文学艺术展”日前在山西太原晋祠博物馆开展,通过桂林博物馆124件(套)馆藏文物资料,展现1938年至1944年间,中国千余名文化人士在桂林开展文化抗战的脉络。展览分“名人云集 默默奉献”“团体众多 雨后春笋”“活动之繁 盛举空前”“报刊书籍 宣传阵地”四部分,汇集了珍贵的历史文物、文献资料。这些展品中,有欧阳予倩、田汉、徐悲鸿、丰子恺、巴金、茅盾等在桂期间留下的手稿和真迹,他们用手中的笔,化作抗击侵略者的利刃,为民族解放贡献力量。

微信图片_20250704155918.jpg

铁血长河——济南市博物馆藏武器装备展

武器装备是人类文明的特殊载体,它以钢铁之躯镌刻着攻守博弈的战略智慧,见证着历史进程中的冲突与壮举。“铁血长河——济南市博物馆藏武器装备展”于7月1日向公众开放,通过珍贵的武器装备实物,带领观众回望烽火岁月,感悟强军之路,汲取奋进力量。

本次展览甄选80余(套)馆藏武器装备展品,构建起跨越时空的武器装备谱系。展览内容分为四部分:“枪械集萃”集中展示手枪、步枪、机枪、冲锋枪等多种枪械装备;“火炮雄风”彰显迫击炮作为战场“重拳”的发展历程与强大威力;“冷兵锋芒”聚焦刺刀、马刀等传统冷兵器的精湛工艺与实战智慧;“弹药系统”揭示各类弹药及辅助装备的重要功能。这些承载着战场记忆的金属见证者,既是军事科技迭代的实证标本,更是解读革命征战史的精神密码。

微信图片_20250704160420.jpg

理想与忠贞——革命伉俪在武汉

近日,由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与廊坊博物馆共同主办的“理想与忠贞——革命伉俪在武汉”展览在廊坊博物馆展出。

展览遴选出瞿秋白与杨之华、陈潭秋与徐全直、恽代英与沈葆英、罗亦农与李文宜、赵世炎与夏之栩、林育英与涂俊明、李硕勋与赵君陶、王若飞与李培之、夏明翰与郑家钧九对在党的历史上,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武汉战斗过的著名革命伉俪代表,通过近200幅珍贵历史图片,讲述跨越百年的革命爱情故事。展览以“革命伉俪”这一独特视角,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,展示他们不仅具有作为革命者的“钢”,同样也具有作为普通人的“柔”,展示他们“革命理想高于天”的崇高情怀和“甘洒热血写春秋”的奉献精神。

微信图片_20250704160213.jpg

南京市红色地名书刻书画作品展

近日,南京市红色地名书刻书画作品展在渡江胜利纪念馆举办,集中展出南京市50个红色地名的书刻、书画作品,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南京大地上浴血奋战、艰苦创业、改革创新的历程。

红色地名既是历史的“凝固影像”,更是面向未来的“精神坐标”。展览通过红色地名书刻书画作品,将地名背后的革命故事、英雄人物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,以书刻、书画艺术生动再现红色地名的历史纵深与文化内涵,将红色地名文化从抽象符号转化为可感知、可共情的文化记忆。

微信图片_20250704194855.jpg

(主办方供图 王娟整理)

往期回顾

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-6

网站管理: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:86-10-84078838-6168

3.5312s